從長遠看,綠色人工智能、AI治理與倫理共識、普惠化是全球共同關注的方向。
徐立。(廈門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銘鴻 攝)
9月8日下午,在“投資中國·知名民營企業對話世界500強”活動中,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以“扎根中國 面向未來——用AI構建美好生活”為主題,解析了人工智能從技術探索到商業落地的十年演進,并分享了商湯科技在創新驅動發展和中外合作中的故事。
在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全面提速的背景下,上半年,商湯科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成績單:營收同比增長36%,生成式AI收入同比大增73%,這不僅展現了其強勁的盈利能力,更折射出中國AI產業從技術突破邁向規模化落地的階段性成效。
推進人工智能+
國際合作是必然
智能從哪來呢?“智能是從人類標注中‘看見世界’,從人類語言知識中‘理解世界’。”在徐立看來,人工智能經歷了從計算機視覺、大語言模型到具身智能與世界模型的演進,智能的來源也從人類標注數據發展為互聯網文本壓縮,進而邁向對現實世界的主動探索。
徐立指出,未來的突破將依賴于新場景數據飛輪和具身智能。在此背景下,企業之間、國家之間的國際合作成為必然。徐立指出,教育、文化與旅游、醫療、智能硬件等領域都具有巨大的合作潛力。
今年國務院印發的《關于深入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的意見》,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繪制了全面的戰略藍圖,尤其在全球合作的重點行動中,明確要推動人工智能普惠共享,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。
降低使用門檻
助力人工智能普惠化
在演講中,徐立分享了商湯科技在“AI+教育”“AI+文旅”“AI+醫療”等方面與海內外客戶的合作故事。據介紹,商湯科技的善萃醫療平臺已覆蓋全國超百家醫院,并與新加坡的醫療集團達成合作;其“元蘿卜”家用機器人連續三年蟬聯電商平臺智能棋牌機器人銷量冠軍,成為家庭場景中的AI入口。
日前商湯科技宣布,與華為昇騰完成全棧技術適配,成為國內首個實現與昇騰384超節點深度整合的AI平臺。這一突破不僅驗證了國產AI算力的技術成熟度,更構建了可復制、可推廣的技術路徑。徐立說,我們正在推動“零成本遷移、零門檻使用”的AI云服務模式,讓企業無需擔憂底層硬件差異,高效調用大模型能力。
徐立指出,技術認知的快速對齊、開源生態與人才流動加速了“AI平權”,削弱了長期技術壁壘。從長遠看,綠色人工智能、AI治理與倫理共識、普惠化是全球共同關注的方向——通過能源與算力協同構建綠色AI基礎設施,推動基于倫理的治理體系,并通過云邊端協同降低使用門檻,從而實現人工智能的可持續與包容性發展。企業、高校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連接與協作,將成為推動AI進步的關鍵動力。
文章來源:廈門日報